“窃符救赵”背后的阴谋:真相
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不过近期有不少历史爱好者发现了隐藏在这起历史事件中的阴谋。
魏无忌与安安釐王的典故被历代史学家争相引用,作为赞扬魏无忌智商高情商高的证据。不过,我却觉得这篇故事或许只是司马迁先生杜撰出来的,历史上并未发生过。我们仅需结合东周时期的中国地图来进行推敲,便会发现这个故事毫无逻辑可言。
可以说,在电话未曾出现的年代,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河北边界的守军发现了赵国的士兵,迅速用烽火台将信息传到开封城,魏王听闻消息后刚下了一盘棋,另一道关于前线战报的情况便传到了国都。显然,若无网络和电话,在当时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更何况,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漏洞。
即便魏无忌在赵王宫中安插了间谍,已提前数日获知了赵王想要在两国边境游猎的信息。到了魏无忌与魏王下棋时,敌军入侵的消息传到王都,魏无忌是如何断定这支军队就是赵王游猎的随从而不是侵略军呢?魏无忌又如何担保赵王不会打着游猎的幌子对魏国发动入侵呢?魏王为了防止敌军入侵而作出一系列准备工作又有何不妥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到,司马迁先生对读者进行了诱导。
想要了解窃符救赵的真相,我们必须抛开这些诱导因素,以客观角度来审量这个历史事件。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