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李贺:被“避讳”之风耽误了一辈子(三)

流言蜚语传到韩愈的耳中,这位开明的大贤觉得非常荒唐,立即给李贺写了封信,让他放心大胆地参加考试。韩愈的做法在当时成为舆论的焦点,为了抨击那些妖言惑众的竞争者,韩愈特地写了一篇《讳辩》,并在这篇文章中陈明了道理: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
可惜的是,舆论对这篇文章反响平平,劝李贺不参加考试的声音依旧响亮。
李贺将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都用在读书上,自然不肯因为“避讳”而善罢甘休。李贺听从韩愈的建议,毅然决然地进京赶考。可惜的是,考官听取了舆论的意见,并未给予李贺参考的资格。《旧唐书》记载:“李贺,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
可怜备受瞩目的神童李贺,就这样被“避讳”害得终生不能进士。在李贺短暂的人生中,他所留下的诗句多为批判性极强的讽诗。或许是因为风格类似,李贺是鲁迅最喜欢的诗人,据说鲁迅先生年轻时最喜欢读李贺的诗,在鲁迅先生所收藏的诗文中,李贺的诗文最多。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