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归隐的原因:宠信
然而,在翰林院待了不到一年,李白便辞官离去了。或许是不喜欢官场里的烟火气,所以李白对官僚生涯无所适从,还是选择了自由身。
《流夜郎赠辛判官》有云:“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其实他提到的“七贵”,说的或许就是饮中八仙里的其他七位。从杜甫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即便李白已成了体制内的公职人员,可他的行为还与早年差不多。过惯了自由日子的他,怎会每天被限制在条条框框里呢?
在江湖上又漂泊了十年,天宝二年,李白重新回到翰林院。在这十年里,李白离开了喧嚣的长安,心境又有了提升。
因为在游历期间,李白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佳句,所以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亮。当他第二次入朝为官时,李隆基亲自接见了他,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陪天子与贵妃多次出巡,用生花妙笔记录下帝王身边的点滴。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席黄金盘。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从这首《赠从弟南平太守》里,我们就能看出这时的李白颇得唐玄宗宠信。虽然有弄臣之嫌,但此时的他绝对是唐玄宗身边的大红人。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