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民族英雄陆秀夫:献身精神的表现
据史料记载,崖山海战期间大宋官兵、百姓死伤超过十万,那么,陆秀夫有没有必要抱着小皇帝投降呢?
我认为,这不但是一种忠君爱国的表现,更说明陆秀夫是一名有气节的爱国主义将领。相比于那些贪生怕死投降蒙古的汉人,陆秀夫真可谓是高义之士。相传,张弘范在打赢了崖山之战后,曾在海边立一大石,恬不知耻地在上面写道:“张弘范灭宋于此。”不过后来有心人又在上面加了一个字,使之变成“宋张弘范灭宋于此。”极具讽刺之意味。
当年,陆秀夫面临与张弘范同样的处境,但当宋恭宗赵显投降蒙元之时,陆秀夫并未愚忠随降,而是来到南方继续组织抗元力量,与他所扶持的最后一支大宋宗室共存亡。陆秀夫的结局,体现了忠臣与国家荣辱与共、生死同命的炽烈情感。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就是陆秀夫之流的浩然正气。
何曾几时,面对侵略中原的日寇,有人学了张弘范,亦有人效仿陆秀夫。正是因为无数个陆秀夫用血肉铺设了复国之路,中国人才得以粉碎日本“大东亚共荣”的春秋大梦,夺回属于我们的土地和文化。
陆秀夫之精神,就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传统和美德。虽然,陆秀夫生前曾逼迫家人为国就义,亦抱着没有主见的小皇帝投海自尽,但这些都是陆秀夫献身精神的表现。
即便陆秀夫的做法有失,但他亦不愧为一代民族英雄,值得后世铭记。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