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朱棣“谋权篡位”:‘篡’
在郑和与其他国家往来的官方文书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下功夫寻找建文帝,这是为什么呢?就算郑和船队有上万人,但去世界各地找一个人的下落还是非常困难的,若不借助诸国的力量,无疑是大海捞针,何时能寻到?
实际上,朱棣早就知道朱允炆的结局了,没准当时都已见到朱允炆的焦尸了。只不过,当时的他还没有完成“合法化工程”,所以才创造允炆未死的假象,让世人看到他想把惠帝找回来对质一番。
“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明实录》
当大明与朝鲜建交时,朱棣的口风立即变了,他承认了朱允炆的死。为什么一前一后朱棣的表现会如此矛盾呢?因为这时他已完成了合法性工程,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换句话说,朱允炆可以去死了。
“尔等只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瞧瞧,其实打一开始朱棣已经将自己当成了王权天授的正牌天子,并开始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国际形象。几乎在郑和呈递给海外国王的每一篇国书中,都出现了上述字样。
千古以来,何曾出现过像朱棣一样将政治秀表演的炉火纯青的反王?大汉七王揭竿而起,靠半壁江山与天子进行势均力敌的较量,都没法做到朱棣这般凭借东北一隅星火燎原,因为他们不注重“合法性工程”,从一开始就被定性为反王。
不过历史瞒不过明眼人,真相早晚会被有心人挖出来。也难怪刘伯温的儿子坦言:
“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