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对官员的约束政策:文臣的天堂
在宋朝,执行时间最长、效果最显著的政策,便是宋太祖曾说的那句“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得无辜杀害文臣和谏官,这是专门用于约束后世皇帝的。
这就是太祖碑誓,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在太庙里立下此碑“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条政策,倒不如说是老赵家的家规。
但毕竟此为皇帝老子所说的金口玉言,所以执行的效果远胜于政策法令。
宋朝前后三百多年,统治者极少对文人集团或是谏官开刀,甚至多次因为这条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刀下留人”,救下那些犯了死罪的文臣。当年苏东坡因反对改革蒙受杀身之祸,就在他即将被砍头的当口,宋神宗突然想到太祖立下的“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于是便按捺住心头的怒气,将苏东坡从死牢里捞了出来。最后,老苏只是被贬官而已,并没有被砍头。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历朝历代的京官都像是行驶在风口浪尖上的小船一样,稍有不慎便会因龙颜大怒而丢了性命。相比于其他朝代的冷血皇帝,宋朝的皇帝多了一丝人情味,他们不会对文臣妄动屠刀,是以文臣在宋朝活得相当安逸。因此,即便两宋对官员有诸多限制,不让他们出入酒楼饭店,禁止官员取食味于四方。
但即便如此,若文臣可以选择活在哪个朝代,相信大多数士大夫都会选择宋朝。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