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画外音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3-21

东周战国以后,各诸侯在说客的影响下,相继展开了改革事业。不过,齐威王却是个颇有主见的人,他始终抱着保守的态度冷眼旁观,谋定而动。

当时的齐威王,刚刚称王,他多半还没有适应这一新身份。一般来说,改革者做的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齐威王只想安逸的过完这辈子,从没想过荫福后世。就这样,齐威王将精力放在酒和女人上,过了九年逍遥的日子,直到一个叫邹忌的小子敲开了宫门。

邹忌之所以热血上头,是因为齐威王上位这几年来,韩国、魏国、鲁国、赵国先后入侵齐国。原本对于偌大的齐国来说,这些国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弱国,偏偏齐国在这四次对外战争中的表现不尽人意。于是乎,邹忌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与齐威王谈谈。

邹忌是个聪明的说客,此时的齐威王满脑子都是享乐,想对他说些治国良政,那多半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所以,邹忌切入的角度比较有意思——音乐。

邹忌先是与齐威王聊了聊他最热衷的琴艺,随后,又由浅入深地讲了一番大道理,是为:“琴音以缓急为清浊。浊者宽而不弛,那是君道;清者廉而不乱,那是臣道。弦分文武,文弦为少宫,武弦为少商,以合君臣之恩……”

齐威王的面色相当阴沉,他有必要告诉眼前这个热血青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所以,指着邹忌的鼻子说道:“弹琴。”这时的邹忌,下了一步险棋。他只是摸了摸古琴,没有将其弹响,“抚琴而不弹”。

随后,他不咸不淡地对齐威王说道:“臣现在抚琴而不弹,就像大王抚国而不治一样。作为一个小人物,我抚琴而不弹充其量让大王心里不爽,可大王作为一国之君,抚国而不治,势必会让齐国的老百姓心寒。”

正所谓,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如果将这时的齐威王换成其他天子,如桀纣那样的暴君,估计邹忌就要沦为历史上的下一位倒霉蛋了,没准还有机会成为与比干并列的死谏之士。所幸,齐威王听懂了邹忌的画外音,也愿意悬崖勒马。

于是,邹忌在几天之后成为齐国相国,一人之下的二把手。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