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做官:只要不犯错,生活困窘的概率几乎为零
说一个事关幸福的话题,读书人是最愿意生活在宋朝的。理由很简单,一旦入了官圈,只要能保住不丢官,这一生就不用再考虑钱的问题了。
在这里,我先拉个单子看看宋朝官员的收入。
宋朝官员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三块:
一正俸;
二加俸;
三职田。
说宋朝官员到手的“薪资”,其类别包括柴米油盐茶、以及绫罗布帛等。简单理解就是,生活中所需的花费,政府都体贴地想到了,然后,分门别类给你钱或物资。
实证:北宋宰相(主政)、枢密使(主兵),宋朝军事上也是文人为大,每月的俸钱是300贯。宋朝是铜本位制,经济发展很快,货币发行量也大。禄粟是100石/月,同时,每年还有40匹绫、一匹罗、100两绵和60匹绢,并且,这仅仅是正俸这一块。
加俸呢?类别五花八门,首先就是职务津贴,如:开封府尹每月可拿到100贯职钱。然后,就是元随傔人衣粮,傔是随从侍从的意思。宋廷真的很细心,官做到一定级别,这身边侍从是少不了的,不用担心,朝廷会给你补贴的。按照不同等级发放衣、粮、钱,宰相和枢密使可以拿到70人的补贴,最少的如寄班小底,也能拿到一人的补贴。可以说,这个元随傔人衣粮制度,等于是朝廷给官员配备的免费侍从,最少是一人,宰相最多可以有100人。
第三项加俸就是餐补了。
宰相和枢密使每月有50贯,最少的餐补每月也有2贯。
第四项就很杂了,学士以上每月还能领酒,1升至5升不等。写到这,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宋朝咋没出现李太白那样的词圣呢?。当然,除了酒还有茶,像文明殿学士等,会领到茶,当然,宋朝茶叶的行业发展也是相当成熟的。节度使、副使官职以下的,就很务实,给米和面。其中,宰相和枢密使还能拿到柴薪、炭、盐、纸等名目的钱,甚至,还有马的饲料钱。
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朝廷将官员的生活开销都给全包了,好生让人羡慕。这还没结束呢,还有添支,就是额外给的补助,这一项补贴其实就是对上述细项的再补贴,不过,何时给、给多少、给哪些人,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了。比如:观文殿学士和保和殿学士这一块的待遇就不同,前者只有钱、米和麦的补贴,而后者少了麦的补贴,却是多了绫、绢、罗、绵的补贴。总的算来,后者拿到的钱只有前者的一半。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