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舆论的功能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4-11-28

6c224f4a20a4462303e2a79d996d8b020df3d784.jpg

舆论的产生往往体现着当时社会的道德评价标准,反映着群体的情感与态度。先秦时期政治生活同国人生活并未完全分割,因此民意常常通过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对政治社会产生影响。

倾听民众的心声,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能够让统治者了解到当前的政策是否合乎人民的利益,能否得到百姓的拥护,从而及时调整方针政策以确保统治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先秦君主就意识到了舆论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因此专门设立舆论上传下达的渠道来倾听民意。《吕氏春秋》:“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犹恐不能自知。”

可见早在上古时期,统治者就意识到舆论对政治的重要性,针对先秦时期信息传播滞后的情况,贤明的统治者提供各种渠道来鼓励群臣吏民直接发表言论除了善于纳谏外,君主还要密察各方。

在信息传播工具相对落后的时代,传播渠道越长,经过的媒介越多,信息就越容易遭到扭曲失真,有些官员利用高度集中的信息网络,贿赂君主身边的近臣,欺上瞒下,掩职塞责。

国人对于不公正的事件积极发表意见,通过这种方式给执政者施压,且在没有实现其舆论目标之前,舆论不会消失,而执政者若要摆脱这种受到批评指责的局面,就需要顺从国人的意愿和利益,做出正确的选择。

民众通过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形成舆论,对执政者及政府的行为实施监督,督促统治者实施有利于公众利益的政策,同时对统治者的行为形成道德约束。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