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祈雨:宋代帝王的祈雨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2-07

b6e4d704a59e5cc1e54b27bcfee86062.jpg

在我国正史中,历朝不乏祈雨的记载,而宋代尤为频繁,以下篇幅就通过《宋史》的载录,谈谈宋代官方的祈雨政策。

仁宗皇帝祈雨最为勤快,《宋史》多次记载他自己亲临祈雨。

如“庆历三年五月庚辰,祈雨于相国寺、会灵观……戊子,雨。己丑,谢雨。”

从这里看出,宋代官方祈雨,地点会设在寺庙和道观,虽然佛教在宋朝得到推崇,但传统的道教在信仰层面仍有很高的地位,以至于在祈雨这种庄重的仪式上都有皇帝亲临。

这段史料中还提到了求雨得成功后的谢雨仪式,也是皇帝亲自参与的,和民间的还愿行为同出一辙。

仁宗皇帝不仅自己祈雨积极,还在日程安排不过来的时候,让下属官员进行该仪式,如“皇祐二年三月甲午,遣官祈雨。”

神宗分别在治平四年、熙宁元年、熙宁二年三次“命宰臣祷雨”,主持仪式的官员都是宰相级别,足见宋朝将祈雨当做国家重典来办。

南宋孝宗的时候还专门制定了一套祈雨的方案,名为画龙祈雨法。“淳熙十四年六月戊寅,以久旱,班画龙祈雨法。甲申,幸太一宫、明庆寺祷雨。”该法祈雨除了香火祷告之外,还要树一面旗帜,旗上画有龙的形象,借助龙的灵力呼风唤雨,该法颁布后,逐渐形成了官方的祈雨程式。

北宋中后期开始,祈雨活动往往与政治挂钩。

如“熙宁六年九月戊辰,诏祷雨,决狱”神宗一边下诏让各地祈祷下雨,同时对牢狱中在关押犯人的案件进行审查重,避免冤假错案。

光宗和宁宗朝时因天旱祈雨,不仅令司法衙门重审案件,还释放轻罪的囚犯。

种种这些行为都反映出宋朝上层建筑对天人感应哲学理念的认同,希望通过各种怀柔政策来缓和社会矛盾,并与与祈祷相结合,在顺应民心的同时得到上苍的眷顾,最后达到风调雨顺的效果。

到了南宋末理宗时,就连祈雨的形式都省略了,改为自省。“宝祐六年夏四月庚辰朔,诏:自冬徂春,天久不雨,民失东作,自四月一日始,避殿、减膳、撤乐,令中外之臣极言阙失,仰答谴告。”这种理性的行为在今天看来可谓进步。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