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长子的杨六郎,为什么会被称为“六郎”?(一)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2-22

776b2873072bb24523ae955b31a45cdf.jpg

杨六郎不仅是个小说角色,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过,他并不是杨业的六儿子,而是长子。

那么,为什么杨家的长子会被称作“杨六郎”呢?

原来在星象中,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北方,是地处幽燕之地的辽人的克星,辽国人认为杨延昭是六郎星下凡,所以给他取了个“杨六郎”的外号。

关于杨六郎的故事和传说有不少,这些故事与传说之间还存在着许多歧义和矛盾。首先杨六郎的本名是什么,各个故事中的说法就不一样。最具有说服力的,应该就是《宋史》了。在史料中,杨六郎的本名叫杨延朗(小说中杨家四子的名字),不过在后来因为避讳而改名为杨延昭。杨六郎的避讳比较特别,他避的是道士赵玄朗的讳。

按理说,老百姓只需避皇上的讳,但这个道士的来头非同小可,连宋真宗都奉其为“圣祖”。那么,作为一个皇帝,为什么会将一个道士奉为“圣祖”,还劳师动众地搞起了避讳呢?很多人对于赵玄朗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若是说起他的另一个大号“赵公明”,相信大家一定会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财神爷嘛!

宋朝建国之初,统治者对所有宗教一视同仁,不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受到了平等对待。不过宋太宗在幽州一战中打了败仗后,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说起宋太宗崇道的原因,还与辽人有关。

在契丹人的文化中,辽主象征着天,皇后象征着地,每年辽国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祭天仪式。宋朝的一些大臣听说了契丹人的这一习俗之后,立即利用皇帝的厌战心理,鼓励皇帝崇道,让契丹人知道上天庇佑中原,他们就不敢对大宋有非分之想了。太宗听了大臣的意见,开始笃信道教。在后来,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被宋真宗发扬光大。

澶渊之盟签订之初,宋真宗像是打了胜仗一样高兴,心里想着终于不用再打下去了。时间一长,宋真宗心里的喜悦荡然无存,他终于意识到这份盟约给大宋带来的屈辱。然而,历朝历代都不缺溜须拍马之徒,见皇帝闷闷不乐,王钦若等人立即在全国大兴祥瑞,靠这种把戏逗宋真宗一笑。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人的荒唐行为,实在是非常可笑,宋朝的大臣们想要让辽人看到中原的祥瑞,让他们知道宋人是受到上天保佑的,如果敢与大宋做对那就是与天斗,没有好果子吃。靠这种法子让敌人不战自退,有点像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自我欺骗罢了。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