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宋朝代之后,就逐渐丧失了该有的血性:浮于表面的血性
自赵皇帝提出了“以儒立国”的方针,两宋时期开始盛行腐儒当道的“缠足文化”。我们知道,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涌现出一大批满嘴气节贞操的儒生,满大街都是有骨气的文人。
对外战争靠的是什么?让这些酸儒上前线对着敌人大放厥词?显然起不到什么作用。想要赶走侵略者,靠的还是手握枪杆子的铁军。
其实,笔者并无诋毁儒学之意,只是宋之儒学,已缺少了刚性,只剩酸腐的一面。得益于“程朱理学”之功,大宋军民的精神变得萎靡不振,缺乏阳刚之气。
自汉朝董仲舒等人发扬了“新儒学”,儒家思想在汉、唐两朝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儒学的发展在宋代“拐弯”,误入歧途。宋之儒学,礼仪、文化方面已臻至巅峰,但儒学思想中的刚性已被消磨殆尽。
所以,宋朝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能够与盛唐等量齐观,但有钱又有文化的宋人饱受北方民族的压迫。
南宋王朝每天都在强调血性、气节,可真正有血性有气节的仅有岳飞等寥寥数人,大多数文人将血性挂在嘴边“放空炮”,于国无益。这种浮于表面的血性,最终成为大宋水桶上的短板,不论历代大宋君臣如何努力,桶里的水终将付诸东流。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性格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汉族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数的热血男儿献出了生命,留下的只是白骨累累。
尽管未来的王朝统治者试图扭转乾坤,但历史的车轮仍然滚滚向前。回首往事,多少事情都已经成为历史的笑谈。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