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许久的考古骗局:阿坎巴罗雕像
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能够借助互联网共享信息。所以,那些流传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骗局,在“信息共享”的年代变得愈发无力。
骗局二:阿坎巴罗雕像。
上世纪中叶,生活在阿坎巴罗地区的德国人沃德玛·朱斯拉德声称,自己在该地区发现了一些远古人类与恐龙共同生存的证据。
据沃德玛所言,1944年夏季当地降雨频繁,当地农民在山脚下发现了一批被雨水冲刷出来的泥塑雕像。沃德玛见到这些雕像后,断定它们是远古先民制造的陶俑。
自1944年以来,沃德玛用了八年的时间,以一个雕像一比索的价格,从当地人手中购买了三万两千个形态各异的陶俑。
在人形陶俑的身上,人们能够看到比较明显的埃及人、高加索人及苏美尔人的特征。除此之外,沃德玛还发现了许多恐龙雕像。
沃德玛宣称,这一发现证实了在“大洪水”发生之前(基督教传说),远古先民曾与恐龙生活在一起。
沃德玛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当时的人们与恐龙和谐并存,因为在这些塑像中有人类与恐龙奔跑嬉闹的场景。
当时的考古界,已证实了远古时期的大洪水的确存在。不过,人们对大洪水之前的文明一无所知。难道真的像沃德玛声称的那样,先民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吗?
如果这些陶俑真的是先民制作的,那么这一发现将打破古生物学家的认知。众所周知,人类文明与恐龙生活的年代相距甚远,难道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并非真相吗?
答案是,沃德玛被当地农民“忽悠”了,这些陶俑是农民捏的泥塑玩具。
沃德玛提出了自己的新发现后,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重视。当时,有不少考古人员受邀观看了这批陶俑。
从外观来看,这些陶俑的表面十分整洁,且没有出现任何破损的痕迹。要知道,全世界的大多数文物,表面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岁月的痕迹。
当时,不少考古人员都表示,这些陶俑并非文物,极有可能是“现代出品”。不过,沃德玛并不认同考古人员的判断,他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些陶俑是史前人类的杰作。
196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格里教授及马克教授发明了“热释光测年测量法”,这项技术刚刚面世,刚好可以用这些“远古陶俑”进行试验。
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陶俑成型的年代约在近三十年内。毫无疑问,沃德玛真的被当地农民“忽悠”了。要知道,当时沃德玛至少花了三万两千比索,看来这笔钱全都打了水漂。
近年来,有许多朋友在证明史前文明存在时,往往会拿这批陶俑说事。可别忘了,德国人沃德玛先生曾在这个骗局上吃了大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