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蚩尤:“蚩尤之旗”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4-08

681f985b0169097d47547241426d5ad5.jpg

《山海经》在其《大荒东经》和《大荒北经》中分别提及:“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而且,对蚩尤的刻画更是“凶猛”:兽身人语,铜头铁额。

那么,“蚩尤之旗”究竟是什么呢?

在《史记》中,就明确指出,“蚩尤之旗”和某种天文现象有关联,“类彗而后曲”,古代以为星出主有征伐之事。我国有很长时间的“慧异”观测史,这在甲骨卜辞中有记载。所以,可以做个大胆推测:某次蚩尤发起兼并战争时,正好发生“彗星”现象,而那场战争蚩尤又获胜了。

要知道,在对很多天象都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的年代,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彗星”现象就是某个大事件的“征兆”。

对“蚩尤之旗”描述最为详细的,当属唐代的一部军事著作《太白阴经》,从颜色、尺寸、形状,描述的相当有想象力:“云气一道......或长气纯如赤而委曲......”最后的结论是:“皆谓之蚩尤旗见,兵大起。”

也许,在兵家看来,当年蚩尤能取得无数战役的胜利,定是得了这“蚩尤旗”的神助。而这“旗”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战争”的象征。在后人看来,这不过就是冷兵器和木头棒子的对决,孰胜孰败,根本不用想了。

不过,蚩尤最后还是败了。

史籍上说,黄帝得了天助,很多“神兽”助战,蚩尤不敌。可能有人会觉得可惜,照理说,蚩尤如此精通冶炼技术,怎么就败给了武力相对弱势的“部落”呢?

其实,让动物做“战士”,在南部某些国家的历史中一直都有记载。甚至于,当年战无不胜的蒙古兵,都被南方的大象给镇住了。

华夏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上古时代和现在相比,对资源“占有”的理念应该是没有任何差异的,都是胜者为王。自然,各种战争也在不断上演,尤其是在冷兵器出现后,更会加剧矛盾。至于为何后来的一些书籍中,会将当年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描述得如“怪兽”一般,这大概和华夏文化中的“成王败寇”理念有关。

虽然,官家史籍的记载更多偏于炎、黄二帝,不过,看民间一些地区对蚩尤的“膜拜”,足见这位“战神”当年的叱咤神勇。以至于,连上天都为之叹服,天降异象,出现了彗星。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