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与盛宣怀谁更厉害?一场商战,直接将胡雪岩送进了墓地(二)
短短的二十天,胡雪岩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一般的转折。
在胡雪岩等待协饷的这段时间里,盛宣怀已对外放出消息,称胡雪岩的资金链已断,即将破产。听闻这一消息后,包括汇丰银行在内的诸多洋行均感到莫大的压力,于是,纷纷派出代表请胡雪岩尽快还款。胡雪岩被盛宣怀摆了一道,不得已之下只好事急从权,在自己开设的阜康银行中调了八十万两银子,总算是填补了各大洋行的亏空。
殊不知,此举正中下怀。盛宣怀掌握了电报这一“第一手信息”,对商敌的一切动向都了若指掌。他估算着胡雪岩的银子已被调出阜康银行,而阜康银行的资金已捉襟见肘。于是,盛宣怀找到了与阜康银行有往来的各大商户,向他们放出消息称胡雪岩即将破产。一时之间,各大商户纷纷来到阜康银行,进行挤兑。
此时,阜康银行的资金均被胡雪岩抽调出来偿还洋行的贷款,根本无法应对如此频繁地取款。没过几天,阜康银行便无法兑现存款了。值此之际,盛宣怀继续落井下石,对外宣称胡雪岩用所有资金囤积生丝以至于血本无归,现下还欠洋行大量贷款,阜康银行即将破产倒闭。这则消息一经投放,就像是重磅炸弹一样引爆舆论。
当即,不论是商户还是老百姓,但凡在阜康银行有存款者,纷纷云集阜康银行大门,要阜康银行和胡雪岩给个说法。此时距离上海道台府送来协饷还有一段时间,所以胡雪岩根本拿不出钱来兑现存款。仅一天的功夫,阜康银行便因此而倒闭。就这样,在盛宣怀的挤兑下胡雪岩失去了立足商界之本,信誉也大打折扣。
胡雪岩做梦都没想到,偌大的商业帝国竟如此轻易地土崩瓦解。没过多久,蒙受了巨大损失的胡雪岩便郁郁而终了,盛宣怀成了这场商战的最终胜利者。
后世对盛宣怀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在慈禧太后看来,他是“不可少之人”;在李鸿章看来,他“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识敏瞻,堪资大用”;在孙中山看来,他则是“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之人。
另一方面,由于1910年初,盛宣怀提出“铁路国有”政策,直接引发了“保路运动”,进而引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清史稿》中,直接称其为“误国首恶”;而在鲁迅先生笔下,他更是个十足的“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