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天取经的历程
玄奘的原名叫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他从13岁出家做和尚起,就认真研究佛学。后来他到处拜师学习,很快就精通了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玄奘发现原来翻译过来的佛经有很多错误,就决定到天竺去学习佛经。
629年(一说627年)他从长安出发,通过玉门关,穿过沙漠,越过雪山冰河,经历了千辛万苦,通过西域各国进入了天竺(古印度)。玄奘进入天竺的那烂陀寺,跟着有名的戒贤法师学习。5年后,玄奘已成为那烂陀寺中一流的高僧。
天竺摩揭陀国的戒日王为玄奘开了一个讲学聚会,邀请了18个国王和3000多高僧,会议开了18天,大家都称赞演讲的精彩。最后,戒日王宣布讲学圆满成功。
645年,玄奘带着600多部佛经,回到长安。从此,他就专心地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他还与弟子将他的游历合编成一本《大唐西域记》,至今仍广为流传。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西域记》与玄奘法师去世后弟子作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两部作品为后世文学作品《西游记》提供了重要素材和灵感,对中国文学具有重要影响。
玄奘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的西天取经之旅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为后来的文明交流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