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一词的来历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4-12-19

pexels-adam-krypel-19165796-6498997.jpg

我们习惯了用“宇宙”一词来表示整个太空,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现代舶来的词汇。事实上,我国古籍中就开始用这个词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经分别对“宇”和“宙”做出了定义。最早讨论宇宙问题的著作是尸佼所著的《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也就是说“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尸佼曾在商鞅变法期间,为商鞅的门客,商君被刑后逃到蜀地,著书立说。

之后,庄子在所著作的《庄子·庚桑楚》中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处”,是“方域、界限”的意思;“剽”,通“标”指末端。空间是切实存在的,是没有界限的。时间是不断增长的,是没有终点的。

唐代的陆德明,将《尸子》和《庄子》中的宇宙观融合在一起:“四方上下为宇,宇虽有实而无定处可求也……往古来今曰宙。……宙虽有增长亦不知其始末所至者也。”形成一套完整的宇宙观。

因此,“宇宙”一词就和我们常说的“天地乾坤”、“六合”一样,是地道的本土词汇。

在汉语中宇宙指的就是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我们所知和未知的万事万物,无不被包含在内。宇宙可不仅仅只是遥远的星系的空间,还包括了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既包括空间,又包括时间,有有限,有无限,有已知,有未知,这样看来,宇宙这个词在我们汉语里,还隐含着一种东方的哲学思想。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