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吗 实际是一夫一妻多妾
提起中国古代男人的“性福”生活,我们常常会说“三妻四妾”,也就是所谓的“一夫多妻”制。
但前些年有人反对这种说法,说中国古代男人只能娶一个“正妻”,其他的不能叫“妻”,只能叫“妾”,所以“一夫多妻”不正确,准确的说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但各个妻子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这种差别就以嫡庶为区分。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
通常,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称为嫡妻。嫡妻与丈夫地位平等,在服制、车制等礼仪制度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即便是皇后与皇帝也是如此。嫡妻所出的子女为正宗、大宗。在宋元之前,无特殊许可而有两位正妻的行为,会被处以一年以上徒刑和相应的杖刑处分,并被强制离婚。
除嫡妻以外的其他配偶就是庶妻,通常称作姬妾,如嫡妻的同族陪嫁女子。一些没有经过正式婚姻仪式的配偶,如婢女或妓女等贱民女子有时也被称为妾。庶妻地位低下,可以买卖。庶妻所出的子女为旁支、小宗。宋元以前,妾不能为妻,否则男方可能被处以一年半的徒刑。但宋元以后,嫡庶的差别逐代减弱,把妾扶正的情况十分普遍,买卖妻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所以说中国古代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但其实有时候也可是会“一夫多妻多妾”制,按照时代来分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