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的石刻暗含门道(五)
若以望柱所在的位置作为分界点,偏向起点的一侧是沿东西走向的石像路,这条路的两端摆放着各种神兽,如马、狮子、象、骆驼、麒麟等,共计六种。每一种神兽均有四只两对,第一对以跪蹲的姿态伫立于神道两旁,第二对则采用了站姿。偏向终点的一侧则被称作“翁仲路”,神道两旁摆放的石刻是文臣和武将的造型,总共有四个文臣和四个武将,这八名高达四米的武将相对而立,威严地守卫在皇陵外。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明皇陵的望柱有四根,明祖陵也是一样。明祖陵采用了唐朝风格的望柱,而明皇陵则采用了宋朝风格的望柱。
为何朱元璋会在祖陵上采用这样的设计,我们也不得而知。
相比之下,明孝陵使用的望柱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格都与唐宋两朝大象迥异,明孝陵的神道望柱仅有一对,可高度却达到了6.5米。从风格上来看,明孝陵望柱的规格是此前任何皇陵中都未采用过的,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的。之所以朱元璋陵的神道望柱会以这种桀骜不驯的风格出现在后人面前,或许是朱元璋在以这种方式向后世宣告:“这是属于我的朝代,所以我没必要承袭唐朝或宋朝的设计!”至于神道后半段的石人,因为明皇陵、明祖陵中均未出现,所以其雕工十分精美。
总而言之,从凤阳、南京故宫之间的对比及明祖陵、明皇陵与明孝陵之间的对比上,我们就能发现朱元璋的可爱之处。他虽然已成为九五之尊,但他仍恪守孝道,不肯让自己的陵墓规格超过父母和祖辈。与此同时,在修建宫城、陵墓的过程中,又能及时参考群臣意见。从这里就能看出,登基之初的朱元璋渴望成为一名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将中国重新导向礼制兴盛的天朝上国。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