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越无知的人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多
邓宁-克鲁格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 又称达克效应,一言以蔽之:知道越少,反认为自己知道的越多。
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颁给了来自康奈尔大学的贾斯汀·克鲁格和大卫·邓宁,因为他们的一篇报告《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报告所写的内容被称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文中说到:“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这话应该是达尔文说的)。
克鲁格和邓宁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要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争辩,那只能是鸡同鸭讲。
当年,孔子忍着恶心奉承两个毫无学识的老头,就是深知这点,“遇到这样的人,赶紧哄骗他们早早滚蛋就是了。还招惹他们干什么?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